社区农贸市场改造设计:从居民投诉点反向优化

 2025-07-08 13:57
社区农贸市场作为居民日常采购的重要场所,其设计是否贴心,直接反映在大家的反馈里。不少社区农贸市场因为一些细节考虑不周,常收到居民关于使用不便的意见。农贸市场改造设计若能从这些常见的投诉点入手,反向优化,能让市场更贴合居民需求。


 

1、投诉点:雨天进出市场不方便

居民反映雨天市场门口易积水,进出弄脏鞋子,需小心翼翼绕行。
 
优化方案:垫高门口地面,铺设防滑防污地砖并设计平缓斜坡;入口装可收放雨棚,遮至人行道;准备擦鞋工具和可借用雨伞,让雨天进出更从容。

2、投诉点:摊位高度不合适,老人挑菜费劲

老年居民觉得摊位台面偏高,挑菜时踮脚或弯腰久了不舒服,传统摊位未考虑老年人需求。
 
优化方案:社区农贸市场设计时,将部分摊位台面做矮些,方便老人和小孩;摊位边缘打磨圆润防磕碰,前面留足空间,让不同年龄者都能轻松挑菜。

3、投诉点:活禽区味道大,影响周边摊位

活禽区味道和动静大,与其他区域无遮挡,异味易扩散到周边摊位,影响购物心情和商户生意。
 
优化方案:将活禽区改为相对封闭空间,设独立通风系统与其他区域隔离;采用 “挑选 - 处理” 分离模式,活禽区安排在市场角落,远离出入口和食品区,减少味道影响。

4、投诉点:晚上市场里光线暗,看不清楚商品

傍晚后市场灯光少,摊位光线暗,居民下班买菜看不清商品新鲜度,冬季问题更明显。
 
优化方案:菜市场改造采用整体照明 + 摊位补光模式,整体装亮度合适的灯,傍晚后不减少开灯数量;每个摊位装可调节角度射灯,通道加柔和地灯,让夜间买菜也能看清商品。

5、投诉点:停车不便,买菜拎重物费劲

居民反映周边无停车处,车辆随意停放交通拥挤;买多了菜拎着吃力。
 
优化方案:规划专门非机动车停放区,装充电桩和监控;出口设便民点,提供重物存放和借用小拉车服务,解决停车与拎物难题。


 
飞洋设计眼中,从居民的反馈里发现设计上的不足,是社区农贸市场改造设计的一个好办法。通过解决雨天进出、摊位高度、活禽区味道、夜间照明、停车不便等这些实际问题,让菜市场能更好地适应居民的生活习惯,成为一个让人觉得方便又舒服的社区配套空间。
 

上一篇:菜市场改造设计:重点改这几个区域就够了    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