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不少人觉得去菜市场麻烦,不是因为菜不新鲜,而是不如超市、生鲜电商那么方便。那么能不能通过菜市场设计,让它变得更方便、更贴心,真正成为舒心的公共空间呢?


1. 设计先治“乱”:让买菜像逛超市一样清晰省心
传统菜市场的 “乱”,核心是摊位杂、动线堵。菜市场规划设计可借鉴超市逻辑,采用 “环形主动线 + 网格分区” 模式:主动线沿市场外围设置,避免人流折返;按商品属性划分区域,将蔬菜、水果等高频品类放在入口附近,再细分叶菜、根茎等小类;水产、肉类等易脏品类集中在边缘,加装挡水板与独立排水;干货、豆制品放深处,引导自然逛完。
导视系统也需简化实用,用悬挂式彩色导视牌标注 “绿叶蔬菜区”“鲜活水产区”,地面贴箭头指引,老人也能看懂。部分农贸市场项目建设中,入口设电子查询屏,输入食材即可显示摊位位置,彻底解决 “找货难”。
2. 贴心细节“暖人心”:让每个人都逛得舒坦、安心
细节设计要兼顾不同人群需求:针对老人,摊位操作台调至80-85厘米,地面用防滑砖,通道加扶手;带娃家庭可在休息区设简易游乐角。公平与便捷上,每个分区入口放公平秤,出口设临时寄存柜,引入轻便的共享购物车。针对上班族,农贸市场项目可加 “预包装净菜区”,清洗切好的食材搭配调料,买完即烹,比生鲜电商预制菜更灵活。


3. 环境清爽宜人,才有人愿意“多待会儿”
传统菜市场 “脏乱差” 的印象,可通过设计改变:每个摊位配专用垃圾桶,保洁每小时巡查清扫,确保地面无积水、无烂菜叶;水产与肉类区设独立排风,避免异味扩散。视觉上,墙面用浅色系涂料,配简约食材壁画;摊位招牌统一设计,通道摆绿萝等绿植。公共区域设小型座椅区,搭柔和灯光,让菜市场像社区便民小广场,居民买完菜愿多停留。
飞洋有话说:居民对菜市场的期待很简单:不绕远、好找货、拎着轻松、环境舒服。通过专业的菜市场设计,既能解决传统市场的 “乱” 与 “差”,又能靠细节照顾多元需求,让菜市场保留新鲜实惠优势,补上便利舒适短板,真正成为便民利民的公共空间,在超市与生鲜电商中找回独特价值。
上一篇:社区菜市场设计:小空间里的大文章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