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名称:乌海市新依林便民市场室内装饰设计
市场面积:两层共约7000㎡(一层农贸市场+二层便民购物)
项目地点: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北辰街与温馨路路口西北角
设计单位:杭州飞洋农贸设计公司
服务范围:摊位布局、业态规划、效果设计、施工图设计
【一句话项目概括】
老旧市场智慧化改造标杆,打造集菜篮子市场、依林夜巷美食街及社区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便民生活中心。

▲新依林市场
【项目概况】
乌海市依林市场是2024年海勃湾区的重点民生项目,项目针对旧依林市场周边商业配套不足、业态分散的问题,在原址进行升级改造(总建设面积21628.76平方米)。飞洋设计承接其约7000平方米的室内装饰设计,旨在打造集智慧化菜篮子市场(一层)、依林夜巷美食街及社区便民购物(二层)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活枢纽,深度服务周边居民,提升区域商业凝聚力与居民生活便利度。
【核心挑战】
如何将分散的业态高效整合,形成一站式消费闭环?如何通过设计显著提升市场环境品质?如何构建兼具地域特色与现代体验的市集空间?
【优势分析】
复合业态价值: 项目兼具智慧农贸、美食街、社区商业三重功能,具备打造区域消费目的地的天然潜力,满足居民多元化、一站式生活需求。
空间规模优势: 约7000平方米的双层空间(一层农贸+二层便民),为科学分区和业态丰富性提供了基础保障。
政策重点支持:作为海勃湾区 2024 年重点民生工程,项目依托政府民生需求导向,具备天然政策保障与资源倾斜。

▲ 新依林市场实景图

▲ 新依林市场实景图
【难点分析】
业态融合协调:需巧妙统筹农贸市场、夜巷美食、社区商业等多元业态,避免功能冲突与动线混乱。
垂直空间利用: 需确保二层便民商业的客流活力,避免一层农贸过于强势导致二层“冷清”。
环境品质升级: 需彻底改变传统农贸市场“脏乱差”的刻板印象,在通风、排水、照明、防滑等基础设施及视觉环境上实现质的飞跃。
【设计策略(放大优势)】
1、科学分区,强化业态协同:
一层农贸市场:采用严格的专业分区(蔬菜、水果、肉类、水产、干货等),优化商户经营动线,提升顾客采购效率。
二层便民购物:布局日用百货、特色轻食、服务配套等,与一层形成互补,打造完整生活链。
依林夜巷美食街:结合动线设计,营造独特夜市氛围,激活夜间消费,成为市场亮点与引流点。

▲新依林便民市场门厅效果图
2、空间规模效益:
利用双层结构进行动静分区(一层高频刚需、二层休闲便民),最大化空间价值。

▲ 新依林便民市场效果图

▲ 新依林便民市场效果图
3、智慧基建,升级便民体验:
配置智能化通风系统、专业级照明方案与精心设计的排水网络,结合戈壁灰水磨石防滑地面,打造整洁、安全、舒适的现代化购物环境。
▲ 新依林便民市场效果图
优势最大化
成功将 “智慧化先发优势” 转化为功能升级动力,将 “区位潜力” 转化为高频消费粘性,将 “政策支持” 转化为民生服务实效。
体验升级
通过分区规划、色彩导航、智能设施,实现从传统菜场到现代市集的体验跃迁。
文化赋能
草原色系与戈壁灰色调的运用,让地域文化融入日常消费场景,与市场内五颜六色的农产品形成鲜明对比,既突出了商品的鲜亮色彩,又让整个空间显得整洁有序。

▲ 新依林市场实景图
【设计策略(规避难点)】
1、“功能优先 + 美学融入” 破解复合业态与体验升级难题:
多元业态协调:
通过一层农贸、二层便民购物的垂直分区,结合夜巷美食街的独立动线设计,实现不同业态有序运营、互不干扰。
烟火气保留技巧:
在整洁规范的基础上,通过开放式摊位布局、鲜活商品陈列强化市井氛围,避免过度设计导致的 “冰冷感”。
2、实用细节把控:
戈壁灰水磨石地面经防滑处理,兼顾耐脏易清洁与安全需求;排水网络与通风系统针对性解决农贸市场潮湿、异味问题,平衡实用与美观。
▲ 新依林市场肉类区
▲ 新依林市场蔬菜区
【总结】
飞洋设计团队以 “民生需求为核心,地域文化为灵魂” 的策略,通过科学分区激活业态效率、地域符号强化记忆、智慧设施升级体验,精准回应旧市场改造的核心诉求。从草原色系标牌到戈壁灰地面的细节设计,既保留了市井烟火气,又注入了现代舒适度,成功将新依林便民市场打造为集 “智慧采购、文化体验、社区服务” 于一体的民生范本。项目生动诠释了 “设计赋能民生” 的理念,为农贸市场提质升级提供了专业化、定制化的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