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建农贸市场的选址【第二章|第三节】

 2024-02-26 18:15

  新建农贸市场的选址,一定是建立在农产品购买需求上的,而购买的主体,无外乎是人,通俗来说就是居民,居民密集的居住区,肯定需要配套的农贸市场。选址,是规划工作的第一步,也是一切后续建设的前提。市场的形成,一定是顺应需求的必然结果,洞察正在发生的需求,预见即将产生的需求,这是有史以来所有从商之人的天赋,也是时局所需的政态。

  选址,首先从城市规划为落脚点,

  开始对一个城市,一方水土的思考。

  城市化,是做农贸市场设计需要着重理解的课题,从我的角度来看,是必修课。为什么?整个农贸市场行业,就是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而形成的一个行业。如果我们对城市化进程,都没有一个通识的了解,也就不具备有对这个行业的思考。

  第一点,你要明白,城市的扩张或者是蔓延,会有一个方向。例如,某个城市,它为了更好的招商引资,更好的达到与外界的联系,可能会往更加繁荣、级别更高的城市去扩张。另外城市的扩张,也有一个行政指引,所以想在某个城市做一个农贸市场,你就必须知道,这个城市在未来五年到十年内,市政以及该城市的精英会将这个城市向东南西北,究竟哪一个方向扩展。是更靠近省会,还是更向东进?可以说,这是对一个城市的发展,具备时间上的判断力。

  而第二点,在于你在整个城市范围内,你能够知道哪些是人口密集区,哪些是未来的人口密集区。每个城市,都会有相应的数据供你参考,哪片地区人口有多少,其商业配套有多少,都可以查询得到。而城市统计局也会根据实际情况,做出比较客观对一片地区人口和商业的调整。可以说,这是对一个城市的发展,具备空间上的判断力。

  唯有在一个城市中,以城市规划为落脚点,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双向思考,才能够得到你自己对这个城市的判断。

  新建农贸市场选址,要分为地理位置与建筑条件,两大因素同时考虑。

  新建农贸市场选址的地理位置基本点:

  决定新建农贸市场选址的基本点有很多,较为关键的在于这几个,第一、商业辐射面积;第二,人口覆盖数量;第三,人口属性与消费习惯;第四,附近竞品农贸市场的情况,优劣势;第五,交通环境与农贸市场的相关配套设施。

  商业辐射面积,也就是新建这个农贸市场,它能够吸引周边区域多远的人来这里消费,它填补的是多大的市场空白。

  (上图为湖南某地一个典型的围绕住宅小区的农贸市场,周边800米辐射范围内有10余个住宅区,其中包含2个学区。定位为典型的社区配套型便民农贸市场。)

  人口覆盖数量,是在这个市场空白下,会具体有多少人是这个新建农贸市场的潜在消费者。



  (上图为广西某农贸市场项目的选址,与绣江西北方向众多农贸市场拉开2.4公里以上的距离,成为绣江东南岸唯一的农贸市场,直接服务4.5万人口,占据优势位置。)

  人口的属性与消费习惯,这些人,他们的客户画像是什么样的。其中包括了,年龄?职业?收入?购买时间?食物的习惯程度?对农贸市场有什么特殊的要求?



  (上图是杭州某农贸市场的选址调研分析报告,从周边区域性质、主要住宅小区与商圈、同类竞争市场的多角度做出分析,服务对象为高消费水平人群,故定位为现代化农超。)

  附近竞品农贸市场的情况与优劣势,在我们新建的农贸市场选址中,周围还有什么农贸市场,去考察一番,它们有哪里没有做好,或者它们在哪个地方做得特别好。

  (上图是上海某农贸市场的选址调研分析报告,从周边同类竞争市场的多角度进行选址。)

  交通环境与农贸市场的相关配套设施,新建的农贸市场的选址,交通环境怎么样,方便不方便老人家走进来,方便不方便年轻人开车进来,以及周围有什么更多的业态分布,人家买了菜,还能够顺带买点什么。

  (上图为景德镇市官庄农贸市场拆建工程的项目位置分布图,可以看到新建的官庄农贸市场选址在即将拆除的老市场附近,在主路更深处虽然交通触达距离稍微变远,但更有利于规划足够的配套停车位,符合现代化农贸市场的停车需求。并且位于豪德贸易商圈周边距离不到500米,将为豪德商圈的买卖人群提供农产品供应。)

  新建农贸市场选址的建筑条件基本点:

  新建农贸市场除了地理位置的考量外,还需要对建筑条件进行分析选择:第一、建筑内的市场经营位置;第二、建筑结构的繁简程度;第三、柱距;第四、进出口;第五、层高。

  第一,结合自身建筑条件,农贸市场部分宜设置在建筑内的1-2层。因为农贸市场属于快速交易的场所,必须控制一次购物的最短时间,否则就失去了农贸市场自身最大的优势:高效、实惠。

  第二,不宜设置在剪力墙、结构分布复杂的建筑体内,也就是说适合设置在规则宽敞的建筑内;
 

  (上图为广西某市场的布局,所在建筑为6层住宅,农贸市场经营范围为1-2层的局部,经营范围内被楼梯间、剪力墙等分割为凌乱的多个部分,导致该市场经营效果不佳,死角极多,是一个反面案例。)

  第三,因为受到摊位可使用的最小长度的限制,建筑主体柱子间距7.2米或8.4米为宜,如果柱距小于7米(例如:柱距6米)则不适合规划为农贸市场;

  (如上图所示,以摊位最小操作距离1.2米逆向推算,两柱子的最小距离为7米)

  第四,购物流线、货物进出流线,尽可能分流,即除购物主入口外,还需要在另一侧设置货物进出口。

  第五,因农贸市场水电通风等配套设施要求,建筑单层层高应大于4.5米,比较有利于贴顶面设置水电桥架。

  新建农贸市场选址的特殊点:

  基本点,是适用于任何新建农贸市场的选址,而特殊点,也是同样重要的。我将在下文,就新建农贸市场例举三个特殊性。第一个,是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选址差异;第二个,是城市中心与城市郊区的选址差异;第三个,是城市新小区和城市老城区的选址差异。

  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选址差异

  首先概括分析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有哪些明显的差异:一二线城市商业发达,交通便利,竞争激烈,建筑覆盖率高,消费水平高;三四线城市反之,商业分散、交通不便、竞争平和、建筑覆盖率低,生活节奏缓慢。那么在农贸市场选址上,根据以上区别,会发生哪些不同的变化呢?

  从商业角度来看,一二线城市的商业布局更加成熟,商业连贯性更强,适合将农贸市场设置在商业密集区;而三四线城市的商业连贯性一般较差,农贸市场的选址不能完全依仗周边商业。

  从交通角度来看,一二线城市的公共交通更加便利,比如地铁、轻轨、公交的路线十分发达,故而扩大了农贸市场的服务范围,尤其是靠近地铁站的农贸市场,可以直接服务2-3站以内的常住居民;而三四线城市交通可达性相对较差,故而必须紧邻住宅区。

  从同类竞争角度来看,一二线城市的农贸市场竞争激烈,数量众多,单个市场的规模较小,呈百花齐放的状态,市场选址要求距离同类市场1km以上;而三四线农贸市场总数少,单个市场规模大,选址要求距离同类市场至少2km以上。

  从建筑条件角度来看,一二线城市交通拥堵,停车条件有限,很多农贸市场都不具备足够的停车场地,同时一二线城市的建筑普遍更加密集,楼层更高,消费者习惯了高层商业建筑,所以农贸市场可以设置在建筑内的-1层至2层,甚至可以局部设置在3层;而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利用率较低,停车条件普遍优越,这是一个优势,但建筑密度低,商业建筑的总楼层也较低,人们很难适应在购物过程中上下楼,所以农贸市场尽量设置在1层,一般情况不建议跨层。

  从物业成本来看,选择高成本的农贸市场物业,市场方收取经营户更高的摊位租金,经营户必然会抬高菜价,一二线城市收入、消费水平普遍偏高,顾客能够接受较高的菜价,所以选择较高成本的农贸市场物业也是可行的;而三四线城市选择高成本物业,会导致经营相对更加困难,从菜价上直接把消费者拒之门外。

  城市中心与城市郊区的选址差异

  城市中心人口密度大,人口分布较为平均,规划成熟,可变空间小,物业成本高;郊区人口平均密度小,分布呈分散式集中,规划尚不成熟,可规划的空间很大,物业成本不高,选择性很大。

  从人口分布来看,城市中心人口分布平均,对选址没有什么特殊的影响;而郊区人口冷热不均,农贸市场选址应该在人口集中区,周边有工作场所、住宅配套等,肯定不能选址在荒郊野岭。

  从规划条件来看,城市中心可选址的范围较小,很多区域规划成熟,已经很难再新建市场,或新增市场规划;而郊区则灵活度更高,可选范围更广,也更适合规划大型市场,比如农贸批发市场。

  关于新建农贸市场的选址,当然还有更多的可以去说。但是,选址就意味着你给市场提供的是什么样的产品,怎么样去根据你的选址去考虑你在这个区域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。以上举例了非常多的基本点,也说了特殊点,总结一点,就是基本点抓住了,特殊点将决定了你的基本点的权重和先后。